今年上半年,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。7月18日下午,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,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介绍,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4%,在一季度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展现出较强的韧性,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.7%,基本保持稳定。
谢少锋提到,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和数据集落地运营,开源550多万条训练数据,加快在多领域下应用,工业机器人、服务机器人的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.6%和25.5%。AI手机、AI电脑、AI眼镜等人工智能终端已超百款,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。
截至6月底,5G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超79%
上半年,我国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.3%,电信业务收入累计达9055亿元,信息通信业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。截至6月底,5G基站总数达到455万个,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.18亿户,用户普及率超79%。
今年以来,5G新通话、直播短视频、云游戏等新兴业务蓬勃发展,大模型类APP与AI智能终端协同发展,数字消费需求持续释放。5G融合应用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。建设超过1.85万个“5G+工业互联网”项目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表示,下一步,加快推进5G-A、万兆光网试点部署,深入推进“信号升格”专项行动,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。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,前瞻布局和培育面向6G的应用产业生态。抓好开放政策研究与实施,有序推进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。
近期,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印发实施纺织、轻工、食品、医药等行业数字化转型方案,明确数字化研发设计、柔性化生产制造、智能供应链管理优化等82个典型场景,分类开展智能化改造。
截至上半年,规上轻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已达到86.2%,实现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82.3%,技术融合与柔性制造能力的提升,为高附加值产品规模化生产奠定有力基础,比如国产智能马桶功能升级、档次提升,销量已占全球六成以上,优质优价的产品让国内卫浴行业成功实现从“海淘”到“外销”的反转。
“随着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在医药工业落地应用,(医药行业)涌现出一大批药品智造生产线、智能药厂。相关AI制药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幅缩短药物研发周期,将‘试错式研发’转变为‘精准攻关’。”谢存提到。
人工智能终端已超百款
新技术释放消费潜力,国内厂商研发的AI手机、AI电脑、AI眼镜等人工智能终端已超百款,不断激发多样化、差异化消费能力。比如,今年“618”期间,京东平台AI眼镜的成交量同比增长7倍。
Deepseek“以软补硬”“开源传播”“生态优先”的创新模式有效激发了行业开源创新氛围,多家科技企业推出一批开源软件成果,比如,仓颉编程语言、星环车载操作系统、文心大模型等加速发展。
人工智能、人形机器人、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开源社区加快建设。开源鸿蒙生态加速演进,截至6月底,搭载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的产品种类超1200款,总量超11.9亿台,开发者超720万,上架应用与元服务数量超2.5万个,生态伙伴超450家。
谢存介绍下一步相关工作安排时表示,“将加强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、智能体育典型案例宣传与推广,促进消费电子产品稳优势、育新机。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进一步提质增效,组织开展‘人工智能+软件’行动,加速软件智能化进程。”
产融合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上半年,A股市场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、增发和可转债的方式为工信领域企业募集资金1488亿元,同比增长51.6%。
工信部支持金融机构开发“创新积分贷”产品,助力企业融资773亿元;实施“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”专项行动,在成都开展路演活动,推动将142个“硬科技”企业纳入上市培育库,部分企业正在冲刺首发上市。
“下一步要针对重点产业链,推动产品服务创新,完善全产业链多层次金融体系。深入实施‘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’专项行动,健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功能。要围绕66个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,推动试点城市政策、标准等先行先试,将试点城市建设成为做好金融‘五篇大文章’、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‘试验田’。”谢少锋表示。
启远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